張顯耀案發生後,林中森輕描淡寫說是「小波瀾」,接替張的施惠芬也在上任後立即率司法考察交流團赴北京參訪,並說兩岸談判就像接力賽,「一棒接一棒,步步為營。」好似兩岸關係已雲淡風清,船過水無痕般。事實是否如此呢?筆者近日隨同內政部所屬「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」赴北京、青島交流考察6天,所見所聞似乎嗅出一點不同尋常的訊息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由於此行有內政部次長林慈玲及兩位司長、兩位參事同行,具有準官方性質,若在平時,應可見到同等級的住建部副部長,但對方不是以「沒時間」,就是以「另有行程」為藉口,避不見面。在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時,也僅由司長級的楊榕出面。海協會由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出面會見,級別相當,接待也很熱誠,但宴請則推給青島市台辦,大出意料之外。據了解,就是受到張顯耀事件的影響,刻意降低接待規格。在此之前,文化部一位次長率團到青島參訪,市台辦根本不出面,僅由當地的文化社團接待。筆者應邀與北京政法大學研究生演講交流時,學生都圍著馬政府引以為豪的大陸政策發問:何以這麼好的政策竟受到太陽花學運抵制?台灣第一線談判代表怎麼忽然變成共諜了?在與政法大學教授私下談話時,也對未來兩岸關係不表樂觀。9月12日的第三屆台胞社團論壇開幕式中,俞正聲照例說了一番期許與正面交流展望的談話,但包括紀欣、王應傑等經常出席兩岸論壇的政商人士,也隱約感受到在表面熱情接待之餘,猶有一絲提防與生疏之感。從兩岸和平發展大局言,張顯耀案當然只是小波瀾,甚至即使馬習會未能如願登場,也不致在藍營執政期間有任何重大轉折。但一年多來台灣不斷發生政經大事,包括3月學運、高雄氣爆、餿油事件以及最敏感的張顯耀案,不但重挫馬政府威信,也使兩岸關係雪上加霜。大陸當局(主要是涉台系統)表面不會說重話,實際已在行動上有所暗示或露出不滿的蛛絲馬跡,兩岸關係要恢復到以前的水準,恐怕還要一段時間。為今之計,馬政府在兩岸交流上應減少犯錯,多一點修補工作,小波瀾也不宜掉以輕心。兩岸兩會今後若能持續正規運作,多簽幾項協議,多為台灣人民謀福興利,則馬總統的歷史定位自可再登上新的台階。(作者為資深政治評論員)



2C3518E14D42758F
arrow
arrow

    Eratm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